杠杆的威力!(深度好文)

2024-06-03 22:34:05 线上配资 0次阅读

  今天查看公众号后台数据,翻到了3月24日的文章《我是如何从失败中学会赚钱的》,思绪一下被拉回到了9年的前那段时光,那个几天里现金流差点归零的经历,至今依然清晰新鲜,仿佛就在昨天。

  好多人问过我投资该不该上杠杆,这问题其实挺复杂的,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问题吧。

  过去十五年是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红利释放期,很多人通过加杠杆炒房、炒股赚得盆满钵满,似乎“杠杆”从来都是个好东西,是财富快速累积的倍增器,是实现阶层跨越的捷径通道。

  杠杆就是个金融工具,但也是柄双刃剑,关键看你用在什么地方、以及怎么用它。其原理非常简单,说白了就是借钱投资,当你的收益能够覆盖成本(利息)时,那杠杆就上对了,反之你就会受到杠杆的双倍危害。

  举个例子,你有1万元本金,借了1万元(1倍杠杆)用于投资,杠杆年化利息10%。如果你投资成功,一年后利润率100%,那你最终的收益就是4万-杠杆-利息-本金=1.9万元,相较于本金赚了190%,这是杠杆对财富的放大效果。

  但如果你投资收益一般,只有5%,那一年后的最终收益是2.1万-杠杆-利息-本金=0,白干一年啥也没赚,本金挣的那5%利润全被杠杆利息吃掉了。

杠杆的威力!(深度好文)

  如果你投资失败亏了10%,不上杠杆的线万元,上了杠杆本金就剩下0.7万元了,多赔的就是杠杆及其利息带来的财富缩水效应。

  在过去十五年中,普通人使用最多的杠杆就是房贷,房贷其实是一种福利,暗含了国家对国民提供居住资产购买便利、以及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隐性补贴。正常商贷利息在6%左右,公积金贷款更低,也就是说只要房价每年上涨6%,或者你的流动资金收益率大于6%,那贷款就是划算的。其实还有一种算法,假设你租房每个月花5000元,那么你购房贷款100万元,平均每个月的利息也是5000元,在这种情况下,贷款买房比租房的预期收益要高得多。

杠杆的威力!(深度好文)

  当然,这是一种简化算法,而且是基于过去十五年国内房地产和整体经济高速发展大背景下,一种能让人有直观感受的杠杆正面效果。如果你能在这段红利释放期,正确利用房贷杠杆,至少一套自住房肯定是有保障的,用得好的线套房子也不稀奇。

  其实在这段时期,有两个红利集中释放窗口:一个是2009年房贷利率七折,另一个是2016年出现的各种购房金融工具,正好对应着中国两个大的经济周期谷底。

  在第一个窗口期,很多人利用信用卡额度以及借款加倍上杠杆,凑首付囤房子。我知道一个现实案例,就是在北京有家人刷了9张信用卡,以最低首付(房价的20%)买了6套房子,然后再上4倍杠杆的房贷,买完也不装修,保持毛坯房状态等升值。实际上这家人最后赌赢了,北京房价在2009年-2011年差不多升值了1.5倍,收益远超过杠杆利息。

  第二个窗口期则出现了大量的购房金融工具,包括首付贷、过桥贷、尾款垫资等。其结果就是你一分钱本金没有也可以买房子;或者你有贷款的房子要卖掉,可以使用过桥贷提前还款,大大缩短房屋交易周期;或者在房屋买卖连环单中,使用尾款垫资先完成所购买房屋的交割,等卖掉的房子贷款发放后,再平掉尾款垫资杠杆。这些金融工具都产生了同样的效果,那就是降低了购房资金门槛,加速了房屋买卖交割过程,极大提高了房产交易的换手率,最终结果就是全民抢房、量价齐升。在这一过程中合理使用这些杠杆的人又赌赢了,2016年-2017年初,全国房价基本翻倍,多的地方翻3倍也很常见。

  所以说,在经济高速增长期,合理运用杆杠确实可以实现财富(资产)的快速增长,甚至跨越阶级鸿沟,至少比拼命打工挣死工资要强得多。其实挣工资是一种最低效的财富积累方式,想要靠工资实现阶级跨越,那本质上挣的就不是工资了,而是一种资源溢价(表现出来是超高工资),但这种资源,有多少人能拥有呢?

  该不该上杠杆的问题,现在就简化为经济还会不会高速增长、高增长行业还存不存在的问题。

  很遗憾,目前来看,咱们国家经济的超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,一方面是GDP增速在下降,另一方面是货币放水(M2)的速度在下降,红利窗口正在逐渐关闭。

  可以看出来,从2012年开始,中国GDP的增速就在下降,而从2015年以来GDP增速一直在7%以下徘徊,从下图的变化率曲线看得更直观,大趋势开始向下。

  其实不光是中国,整个世界的经济大趋势在最近5年都是放缓的,并且还有进一步变慢的可能,这从中美两国GDP占比数据也能看出来。

  中国GDP对美国占比最近5年一直在60%多,这说明美国GDP增速也没高到哪去,而美国却是主要发达国家中GDP增速最高的了,像德国、日本今年GDP全是负增长。从2022年之后,中国GDP对美国占比才又开始显著提高,预计2026年会超越美国,达到1.02:1的水平,不过这是因为美国GDP增速将会变得更低的结果。

  换句话说,在国家层面开始降低货币供给增速,减小对企业、居民上杠杆,依靠投资和房地产拉动GDP增长的路径依赖,而这一变化趋势,也与上面GDP增速放缓的曲线相一致。货币供给增量减少,另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投资收益率的降低,见下图。

  2017年相较于2014年,金融市场的长期收益率下降130个基点,短期收益率下降140个基点;实体资产长期融资利息下降200个基点,短期融资利息未出现明显变化(蓝色和红色实线在最左侧的交点)。

  总结一下,就是国家层面在有意识的减少M2供给,降低杠杆,降低金融和实体资产收益率,控制GDP增速。从放水拉动GDP增长,转变为内需驱动(货币分配、刺激消费)的经济发展模式。

  说得再直白一些,咱们国家已经从一顿饭吃5个馒头、一碗红烧肉的刚猛少年,变成只吃一碗米饭配清蒸鱼的油腻中年。再乱补就要三高了,所以重质不重量,荤素搭配、控制身体指标将会是后半生的主旋律。

  在这样一个控量降速的大背景下,人到中年就要学会控制欲望,与国家的政策趋势保持一致,除非有特别确定的机会,否则不要轻易上杠杆。学会打老人球,别老幻想飞身暴扣当小女生眼中的明星,这样膝盖和腰还能多活几天。按郭德纲的话讲,老艺术家就是比谁活得长,把同行都熬死了,你就是老艺术家。

  虽然在过去30年中,成功的企业家和投资明星都是用足了杠杆的威力,但我必须提醒一句,那些人拥有普通人所没有的资源和平台,才能发挥出杠杆的效果。作为普通人,如果只是用杠杆加大赌资筹码,或者幻想再搭时代发展的快车,恐怕结果不会如想象中那般美好。

  所以在股市里,学会降低收益预期,而不是靠上杠杆搏命,是很有必要的。我认为2019年下半年,资金风格将由博弈切换为配置,业绩高增速和增长的确定性将会是资金配置的主要逻辑。今年已经有白马股逐渐掉队,原因就是业绩大幅下降,我估计下一个会是制造业类型的企业,明年下半年房地产公司也会慢慢落后(对应2018年下半年销售数据)。每年都有掉色的白马股,这将是稳定发展期的长期趋势。

  最后推荐大家回顾两篇文章,写得都比较早,很多新朋友估计没读过,但都是我的亲身经历。

  1.《我是如何从失败中学会赚钱的》,讲的是我如何上杠杆玩贵金属期货,一把现金流归零的投资经历。

  2. 《生死有命,富贵在我》,讲的是我如何把握房地产红利,靠杠杆分别在2009年和2016年实现资产快速累积的故事。

  人生经历过起落才有故事,有故事才有经验,有经验才有味道,有味道才精彩。个人努力固然重要,但学会听懂经济发展的主旋律,把握准时代发展的脉搏,才有可能避免错误,获取超额收益。

  7月22日科创板开张,很多玩法是头一回,必定精彩纷呈,让我们一起见证历史。

声明:本站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2222@222.vv